新华网新加坡9月16日电(方瑄)
近年来,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多项国家级城市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代表的跨国合作项目,为两国在科技文化创新领域的互学互鉴提供了重要平台。立足广州知识城,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华南理工大学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及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四方合力共建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成为中新两国产学研交流发展的重要桥梁,为两国高等学府的跨国合作创造源源不断的机会。
值中新建交30周年之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副校长蓝钦扬与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日前接受了新华网新加坡频道专访,围绕中新两国政府合作项目、高校合作模式以及未来科教、人才培育新路径等问题展开讨论。
自1990年中新建交以来,两国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对话不断深入,取得了斐然成果。“2010年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成立,是继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之后又一个中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其充分体现两国对知识型经济的重视。”蓝钦扬如是说。面对全球融智的外部环境,如何运用科技赋能城市生态化、智能化发展,发挥区域辐射效应,是构建知识城的一大根本性任务。对此,朱敏强调,知识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聚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不仅会带动周边城镇的快速发展及升级,还将会带动产业集聚效应,加快产业链生态圈的发展,成为在经济人文生态和谐发展未来城市的标杆。
中新大学合作推动“政产学”一体化发展
中新两国一直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三大驱动力协同发展,力求助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对新加坡而言,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无论是“国家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的推行还是“智慧国”规划的提出,公共机构至始至终发挥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副校长蓝钦扬
蓝钦扬指出,新加坡总理公署旗下的国立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承担着制定新加坡研究、创新与创业(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五年计划和科研创新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并应对未来挑战的责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通过国立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学者奖学金(NRF Fellowship)计划, 每年可广纳全球英才到南大就职,为新加坡教育资源注入新活力。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敏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作为两国科技合作和科研成果市场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可增强学术基础研究的市场化运用,与企业紧密合作,加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朱敏指出,研究院近年来分别从人才管理、机制运作以及科技研发三个维度寻求突破性创新,以求达到更好的跨国合作成效。谈及中新科技文化合作未来展望,朱敏说:“人才引进方面,研究院将继续加大国际顶尖科学家和科研团队的引进力度,联合本地开展科研攻关,通过国际化团队+本地化培养模式,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和科学家,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内生动力;科学研究方面,将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产业化研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产业界技术革新和升级;成果市场化是研究院建院的宗旨,未来通过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和现实生产力。”
中新两国科技领域创新合作未来可期
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中新两国科技文化交流窗口,如何将新加坡的先进经验理念“引进来”,同时双向而言,中国的优势技术和企业资源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是未来要着力解决的一大挑战。对此,朱敏表示希望通过研究院的示范带头作用,吸引更多的国际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研究机构进驻知识城。
当提及中新两国合作展望,蓝钦扬信心满满表示,希望未来两国能通过像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这样汇聚两国多方资源的平台,开展联合科研项目,实现协同创新,帮助新中两国的企业在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实力。同时,将更多的新加坡科技成果和科研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让更多中国的企业及技术能走出国门,以新加坡作为战略基地,开发更多适合海外市场的创新产品及服务,服务社会。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新加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