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首届“向科学致敬”中小学校际双语辩论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辩论会由广东国际教育促进会主办,广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中国国际教育论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共同承办,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本次辩论会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50多所学校的180支队伍、超过1000名学子参与,是省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小学校际辩论大会。
作为本次辩论会的学术支持单位,研究院副院长顾海文在致辞中表示,思辨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即将从澳大湾区走向世界舞台的青少年来说,思辨更是他们打开对外交流之门的金钥匙。我们期待通过本次活动,为学生构筑起一座内外联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与思辨的题中之义,激发思辨与科学的智慧火花。
本次辩题设计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既包含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关系的思考,也探讨了科技与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从信息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再到城乡发展差异的社会议题,每一个辩题都紧贴学生认知实际,引导他们思考个人责任、社会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党委副书记陈慧华认为,活动不仅是为了一场辩论,更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思考和辩论中成长。
本项目负责人、广东国际教育促进会监事信萍表示,项目发起的初衷是希望青少年能够去探索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不断与队友、对手的合作、较量中,启迪对科学的好奇心,对科技教育发展的创新之心,并继续追寻科学的真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辩论”这一活动形式,引导学生面对科学技术蓬勃的数字化时代,勇于走近科学、探究真相、了解世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活动围绕“科技发展与湾区未来蓝图”,深入探讨湾区科技创新及未来发展多维度、多层次话题,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辨”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与发展的内在关系与意义,从而更加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发展大局之中,为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