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登录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保存

我院副院长顾海文出席2025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

发布日期:2025-05-28

4月19日至20日,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与凤凰网联合主办,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作联盟、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广东省灵山论坛科学中心、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广州市科技金融创新研究院、汤逊湖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 “人工智能与技术经理人” 为主题,旨在通过汇聚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投融资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等各界专家,深度整合政策、技术、资本、人才等关键创新要素,共同探索AI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赋能技术经理人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魏建国,中央驻澳办广东联络部二级巡视员李国文,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雷进,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周木堂,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陈俊龙,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梅少成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技术经理人、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等单位代表出席会议。我院副院长顾海文作为科技专家出席大会并以 “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范式” 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顾海文系统剖析了国际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通过详实的国际案例比较研究,深入阐释了技术经理人在创新价值链中的核心枢纽作用。他表示,大湾区应立足国际视野,整合全球创新要素与本土产业优势,构建 “产业+科技” 复合创新体系,加速其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以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和完善未来产业布局。他建议,大湾区应聚焦 “小而美” 特色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运营,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经理人创新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逐步形成 "企业/机构主导、政府支持、市场运作" 的三维转化模式,以多元创新主体的跨界合作为实施路径,充分释放创新效能,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升级,从而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研究院作为首批核心科研机构正式入驻湾创 “科转号"。该平台依托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打造的 "AI智能匹配+技术情报分析+全国协同网络" 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已累计整合超7000项前沿科技成果和2000项产业技术需求,汇聚1600余名专业技术经理人,构建起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成果转化服务网络。

2025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通过搭建 "政产学研金" 多方对话的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有效促进了创新要素的集聚与融合,为构建开放协同的区域创新生态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与大湾区各创新主体的跨界协作,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积极建立协同合作对话,通过全链条参与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赋能高效配置多元创新要素,促进海内外技术成果实现高效转化,联手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国际化科创新生态和技术经理人体系,助力大湾区科技创新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