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登录
立即登录
忘记密码
保存

从数字治水到智慧生态——国际研讨会解码水利科技创新密码

发布日期:2025-06-16

4月9日,水利科技创新赋能智慧城市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我院顺利举行。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珠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芳带队参加研讨会。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副院长顾海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研究院项目团队负责人Tiong Lee Kong, Robert,相关项目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出席研讨会并就关键议题进行研讨。

研讨会上,双方代表以 "水利科技创新赋能智慧城市及韧性城市发展" 为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就智慧水利技术应用、水灾害防控建设、水利-能源协同发展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度对话,分享了各自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智慧水利与数字化转型

围绕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实践,研究院院长助理(科技)、智能感知创新研发中心执行主任温明星分享了团队在无人系统和智能感知两大方向的产业化案例,该技术成果在新加坡圣淘沙的水资源和地形扫描项目中已成功应用。研究院合作企业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凡展示了Aero D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集成全自动飞行与AI分析技术,已在全球完成50余个电力、水利等领域的智能化项目。研究院投资企业广州掌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产化事业部负责人连文操重点介绍了掌动智能在可靠性测试与性能预测领域的技术优势,指出企业可通过构建智能化AI模型和可靠性测试方案,显著提升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效能与稳定性,从而有效推进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水灾害防控与治理

针对水灾害预测和治理的技术应用,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珠科院就大湾区典型水患特征及防控难点进行了详细剖析。Tiong Lee Kong, Robert 教授重点推介了水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技术,该成果已在新加坡多个区域投入实际应用,可精准预测洪水、内涝等灾害风险,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水利能源与低碳发展

研究院院长助理(科技)、先进储能材料创新研发中心副主任左世永介绍了储能技术产业化的应用成果,包括蓄水储能系统、新型电池材料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员杨鹏歆所在的潮流能绿电项目已成功突破行业瓶颈,实现了全球领先的低流速发电(0.2米/秒即可启动)技术,转化效率达55%,远超风电(25%)和光伏发电,可应用于海岛供电、近岸并网及内陆江河场景,目前该项目已在南沙区试点应用。珠科院科研管理处陈高峰就智能内涝监测系统进行展示,该系统已实现分钟级预警并与高德地图数据互联,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积水风险预警服务。

本次国际研讨会为智慧水利领域的国际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会上,顾海文表示,研究院将持续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优势,携手各方深化水利科技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整合技术创新与产业资源,进一步推动水利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助力构建智能、和谐的城市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