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平,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黄仕平副教授2011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他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随后在东南大学获得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11年他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获得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14-2016年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黄仕平博士现在是土木工程系副教授。他主要从事计算力学和实验力学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获得了超过500万元的资助,包括主持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仕平博士发表了超过30篇期刊论文,5个专利和6个软件著作权。 了解更多
黄为民,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学院。超过25年从事聚合物和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经验。发表有200篇期刊论文及两本专著,并获40余项中国和美国授权专利。受邀为280余家期刊杂志(包括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nd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多家国际出版社(比如Springer, Elsevier)评审论文和专著。 了解更多
刘庭金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地铁保护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地铁结构安全评估和保护技术、地下工程涉路桥项目的安全技术评价研究,涉新型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理论、病害盾构隧道结构加固、新型地铁车站,以及高架桥安全保护主动变形控制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主持了广州、昆明、佛山、南宁等城市三百余项地铁安全保护技术咨询课题,主持了五十余项地下工程涉路桥领域的安全技术评价咨询课题。 了解更多
潘则建,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巨灾风险管理研究院ICRM创始人及首席院长。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年加入南洋理工大学,在2011年担任ICRM领导职务之前担任南洋理工大学工程院院长五年。现领导国家自然灾害数据分析交换项目的研发工作。长期从事于地震及其他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并致力于研究对城市中心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并当选为新加坡工程学院院士和东盟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士。 了解更多